“追梦中华 多彩黔行”系列报道
【加拿大视传媒郎琪 贵州报道】10 月 14 日,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继续在黔东南州的精彩文化探秘之旅:首先来到慕名已久的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千户苗寨现有住户6000余人且99.5%为苗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重连叠嶂,梯田依山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苗寨,也是世界第一大苗寨。在这里,苗族农耕、民俗、银饰、服饰、饮食、歌舞及其遗风古俗世代相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胜地之一,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
西江苗族博物馆: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见证
千户苗寨苗族博物馆位于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由具有典型苗族建筑风格的六栋单体两楼建筑群组合而成,外观为苗族独特的吊脚楼。馆内共设展厅11个,全面展示了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
古老的传统器具,见证了苗族先辈们的生活智慧。这里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向世界展示了苗族文化的瑰丽。博物馆内珍藏着1220余件苗族文物和350余张有代表性的图片、画像、书籍,涵盖了苗族历史、生产、生活、节日、音乐、歌舞、服饰、银饰、苗族医药、建筑、巫文化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为研究苗族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佐证。
馆内珍藏的苗族男女各个年龄段、以及婚礼的服饰,精美的纯银头饰,那细腻的刺绣、绚丽的色彩,都深深吸引着采访团员。
行走在千户苗寨,苗族同胞跳起欢快的舞蹈,明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姿,传递着苗族人民的热情与乐观。千户苗寨不仅是一座建筑的瑰宝,更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探访黄平旧州古镇 “五子登科”的佳话来自这里
作为此次黔东南精彩文化探秘之旅的重要一站,黄平县旧州古镇战国时属且兰,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苗疆古城。
穿过古城门,青砖灰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沿着石板街道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
现保存完好的文昌宫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也是旧州文物管理所和且兰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黄平文明早孕,文化璀璨,古老淳朴的本土文化,多元缤纷的外来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遗存,影响了一代代莘莘学子,历史上“五子登科”的佳话就出自这里:据考证康熙三十五年(1696),乡人王耘中进士,其子侄5人中进士2人、举人3人。如今这里依然人才辈出,不仅有多位苗族古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更有王家三姐妹以及第二位走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苗家音乐人阿幼朵。
保存完好的仁寿宫距今238年历史,是江西会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此,曾召开济贫大会和举行文艺演出。目前的仁寿宫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采访团成员们在这里驻足良久,用心感受着历史的温度与厚度,
采访团还来到旧州机场,这里是抗战时期中国大型军用机场,1941年由美国出资征用民工十余万人建成。机场东西延长近10公里,南北宽2公里,主、副跑到各2400米。
曾驻扎美国赫赫有名的“飞虎队”以及千余名美军、轰炸机、战斗机、运输机百余架,是西南“中心机场”,为抗战军需物资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这里是固定翼飞行训练场。
两天的采访海外华文媒体表示,不仅走进黔东南的下司古镇、西江千户苗寨、旧州古镇亲身感受贵州多民族文化,更现场体验了台江火爆的“村BA”比赛、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给一个乡村带来的网红效应和文旅商机,深刻了解百孚乡村振兴创始人吴剑平董事长如何将“2+5”产业规划一步一步在万户寨实现百孚乡村振兴和农文旅康融合创新的贵州实践。相信黔东南之行开启世界了解黔东南的大门,展示其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内涵,也让其民族风情、革命历史和多元文化交融之美走出贵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