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传奇 见证兴义历史文化街区今日繁华
【加拿大视传媒郎琪报道】2024年9月25日来自世界各地参加“侨连五洲·聚力贵州——海外侨团贵州联谊大会”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与侨团嘉宾们,抵达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探访第一站晴隆县二十四道拐。这条被誉为“抗战生命线”的公路,不仅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团结与友谊,更是“南侨机工”华人华侨戮力同心爱国精神的一段佳话。
风景如画喀斯特地貌 “阿妹戚托”欢乐迎宾
从兴义峰林悦山酒店出发,前往晴隆二十四道拐和抗战博物馆,车行2个小时,沿途可见贵州闻名遐迩的喀斯特地貌:群峰巍峨、连绵不绝、满目葱绿、风景如画;
抵达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更有彝族姑娘跳起热情动感的“阿妹戚托”舞夹道欢迎,让远道而来的各国嘉宾们为东道主贵州省归国华侨联合会、贵州省侨务办公室、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的热情好客和精心安排而感动。“阿妹戚托”素有“东方踢踏舞”之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姑娘们踏着欢快的步伐、应着鼓点清唱,队形多变、气氛热烈,代表了晴隆当地热情好客的民族传统。
二十四道拐:抗战生命线
拾梯而上眺望“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呈“S”型顺山势而建,坡陡弯急,蜿蜒曲折。这条历史悠久的公路始建于1927年,续建于1935年6月,由江苏阜宁工程师邹岳生领队勘测,于1936年9月竣工通车。公路全长4千米,直线距离约350米,斜坡60度,垂直高度约250米。抗战时期,美军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对二十四道拐进行了抢修加固,确保了国际援华物资经此运往抗战前线,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抗战生命线” 。
南侨机工:赤子之心 民族忠魂
在抗战博物馆,一幅幅展板、一件件物品,随着讲解员的讲述,嘉宾们仿佛置身抗战时期那段硝烟纷飞的年代、亲身经历华人华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故事。1939年,面对日军的封锁,3192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毅然放弃海外的舒适生活,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工”),回国投身抗日救国的行列。他们成为了滇缅公路上的生命线,仅1942年-1945年每天平均有近3000多辆满载军需物资的车辆,昼夜不停地运往前线,确保了抗战物资的供应。
在纪念馆内,海外侨团成员们驻足凝视,聆听贵州省侨联副主席杨黔生讲述当年东南亚华侨华人用生命支援中国抗战的历史事迹,现场嘉宾们齐声朗诵一位25岁的新加坡大学生白雪娇毅然回国加入“南侨机工”、临行前留给父母的一封信,”在救亡的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滚烫的赤子之心深深地打动着侨团成员们。
缅怀之旅 坚定传承与发展信念
晴隆二十四道拐还被评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对二十四道拐的探访,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与缅怀之旅,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旅。其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华人华侨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更坚定了侨团成员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念。
夜访兴义大佛坊 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
9月25日晚,嘉宾们走进了兴义的历史文化街区——大佛坊。作为兴义市的新地标,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了众多海外华文媒体和华侨的目光。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潮玩完美结合。
8条商业步行街围绕中心广场呈发散状分布。这里不仅保留着300多年的古城风韵,而且在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下,将大佛坊打造为集特色餐饮、非遗小吃、非遗文化、特色文创等业态于一体的文商旅会客厅。夜晚这里人头攒动,既有身着汉服的少女抚琴、烹茶,也有挑灯学子再现知府张瑛“加油”的典故,进而演绎成当代“加油奔跑 兴义真好”的马拉松主题,实现了古老耕读文化的现代创新和发展。
共情共鸣 携手共创未来
短短一天的参观游览,让海外华文传媒和华侨们对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的兴义市有了更生动具象的了解:这里宜人的气候、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迷人的多民族风情都深深地打动了嘉宾们,纷纷表示:会将兴义的所见所闻及时分享到海外华人,让他们知晓兴义,喜欢兴义,爱上兴义,共同为兴义的发展和繁荣贡献侨胞力量。